监督方式采取明察暗访、模拟办事、体验 办事、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组 织群众和企业进行评价、收集汇总企 业反映的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等,并 进行跟踪监督。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备考期间,你希望父母对你说些什么或者不要说什么?二是在备考期间,你希望你的父母为你做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可以根据高考各考试科目时间来进行自我调节与学习,可以适量安排一些调试活动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减压放松。
即在沟通过程中用正面词语鼓励孩子。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大家千万不要想老虎,不要想白老虎,也不要想黑老虎,不要想大老虎,也不要想小老虎。所以,父母可以对孩子表达:只要尽力就好,爸爸妈妈相信你。最后,让我们一起祝孩子们好运,一切顺利。各位告诉我:你现在满脑袋想的都是什么?回答是:老虎。
不要因为高考,全家都箭在弦上绷得很紧,所有人都不允许制造出任何声音,不能看电视,不能大声说话,甚至走路声音都怕影响到孩子,彼此都用手势交流,这样的谨慎紧张,反而更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家长的平常心是孩子最好的稳压器,用平常心营造家庭氛围,既为自己减压,也为孩子分压,从而克服过度的紧张,过度的关注,过度的保护,过度的干涉。大桥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墩柱左右幅共20根
参赛队员在夜间风雨交加和中午头顶烈日的情况下,完成了所有科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乌蒙消防铁军精神。下一步,支队将建立消防员职业体能科学训练模式,实行支队月、大(中)队周考核、季度全员比武制度,确保实现全员达标。(通讯员 袁正雄 文/图)6月2日,经过两天两夜的风雨拼搏和激烈角逐,昭通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开展的第二季度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活动落下帷幕。全市12支参赛队96名参赛精英用顽强的意志、娴熟的技能完成所有参赛项目,展示了训练成果。
整个比武竞赛活动科目设置紧贴实战,均为班组协同作业:狭小空间破拆救援操、综合科目展示操、初战快速出水控火操等,检验了指挥、后勤、政工等部门全方位做好比武竞赛的工作能力和保障能力。比武实现了公平、公正,获得了参赛队员的一致好评。
此次比武竞赛,是一场智慧的对决,是一次技能的比拼,同时也是一次训练成效的汇报。比武竞赛主要检验基层中队日常训练成效,有的消防比武科目首次设置在夜间,增加了训练难度整个比武竞赛活动科目设置紧贴实战,均为班组协同作业:狭小空间破拆救援操、综合科目展示操、初战快速出水控火操等,检验了指挥、后勤、政工等部门全方位做好比武竞赛的工作能力和保障能力。全市12支参赛队96名参赛精英用顽强的意志、娴熟的技能完成所有参赛项目,展示了训练成果。
参赛队员在夜间风雨交加和中午头顶烈日的情况下,完成了所有科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乌蒙消防铁军精神。比武实现了公平、公正,获得了参赛队员的一致好评。下一步,支队将建立消防员职业体能科学训练模式,实行支队月、大(中)队周考核、季度全员比武制度,确保实现全员达标。此次比武竞赛,是一场智慧的对决,是一次技能的比拼,同时也是一次训练成效的汇报。
(通讯员 袁正雄 文/图)6月2日,经过两天两夜的风雨拼搏和激烈角逐,昭通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开展的第二季度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活动落下帷幕。比武竞赛主要检验基层中队日常训练成效,有的消防比武科目首次设置在夜间,增加了训练难度
结合村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区农科所的专家建议种豌豆。三善堂村田地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又不缺水,豌豆甜脆可口,很受市民的喜爱,豌豆供不应求。
万声龙已连续种豌豆五六年了,最近一个月每天至少要摘2担豌豆来卖,收益还不错。家住三善堂村第12村民小组的村民范继兰说,目前正是豌豆大量上市的时节,摘豌豆又是技术活,不能翻动豌豆苗,要用剪刀来剪,动作也不能太猛,把豌豆壳上的白霜弄没了,豌豆就不好看,卖不到好价钱。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当年种植的700亩豌豆获得成功。到了采摘豌豆的季节,村里又联系了一些果蔬批发商到村里收购。三善堂村监督委员会主任陈兴柏说,村里以前偶尔有群众种豌豆,但是因为面积太少,不但不便于管理,销路也不好。豌豆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村里其他产业的发展,卖农用物资的、跑运输的、卖包装盒的、开快递公司的……村里经常车水马龙,开餐饮店的、开宾馆的也逐渐多了起来。
后来,村里请区农科所的专家来调查、确定田间冬春作物品种。种豌豆比种水稻收入多,一亩田能产豌豆1500公斤,亩产值可达6000元,种水稻每亩最多产500公斤稻谷,亩产值只有2000元,更何况种豌豆又不影响种水稻。
2014年,村里开始考虑在田间发展冬春农作物种植。目前,该村房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经得到大幅改善,500户群众的房屋实施了农危改工程,全村道路硬化率达到90%,已经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
万声龙家里共种了4亩豌豆,其中有3亩是每年每亩以300元价格租来种的,每年卖豌豆能卖3万元,加上种植了1亩多苹果,也能卖2万多元,夫妇俩因此没有选择外出打工。据介绍,三善堂村已经把以果蔬采摘为主的乡村旅游纳入发展规划。
三善堂村跟昭鲁坝区大部分地区一样,一年只产一季水稻,秋冬季节收了稻谷田里就一直闲置着,闲置的时间长达半年。经过算账,很多群众跃跃欲试。◆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静涛\文 实习生 陈 永\图初夏的昭阳区旧圃镇三善堂村,田野里的豌豆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田间摘豌豆的、挑豌豆的、用三轮车拉豌豆到桥边卖的……一片丰收的景象。2015年,三善堂村2000亩田全部种上了豌豆。
2014年,村里开始宣传、发放豌豆种植资料,让群众了解豌豆的管理技术等,当年共种植豌豆700亩。范啟荣是三善堂村的党支部书记,他说,三善堂村发展果蔬种植已经初具规模,苹果、豌豆种植已经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
鉴于三善堂村的发展现状,村里急需成立一个规范的果蔬交易市场。正在过秤的果蔬收购商袁辉来自玉溪,他近一个月时间都守在三善堂村的田间,每天要收购1车豌豆,他把豌豆拉到通海市场后,让家里人批发给广东的老板。
三善堂村第4村民小组村民万声龙挑了1担豌豆来卖,1担豌豆有55公斤,每公斤价格8元,这担豌豆共卖了440元。不光摘豌豆很忙,还要经常为豌豆浇水,家里的男劳动力在外做工,一个人确实挺忙的。
范继兰除了在自家田里种豌豆,还租了2亩多地来种,加上还种了2亩苹果树,范继兰在家种地也不比别人家挣钱少。据悉,该村已经预留了50多亩土地用于市场扩建,有200多亩土地可用来建设果蔬交易市场。他说,三善堂村的豌豆品质特别好,他每年要收购300吨左右的豌豆,今年的收购价比起往年几乎翻了一倍,但仍然供不应求。三善堂村有6000多人,土地资源十分珍贵
三善堂村跟昭鲁坝区大部分地区一样,一年只产一季水稻,秋冬季节收了稻谷田里就一直闲置着,闲置的时间长达半年。2014年,村里开始考虑在田间发展冬春农作物种植。
万声龙已连续种豌豆五六年了,最近一个月每天至少要摘2担豌豆来卖,收益还不错。目前,该村房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经得到大幅改善,500户群众的房屋实施了农危改工程,全村道路硬化率达到90%,已经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
据悉,该村已经预留了50多亩土地用于市场扩建,有200多亩土地可用来建设果蔬交易市场。正在过秤的果蔬收购商袁辉来自玉溪,他近一个月时间都守在三善堂村的田间,每天要收购1车豌豆,他把豌豆拉到通海市场后,让家里人批发给广东的老板。